• 我的帳號
    • 會員登入
  • 公司簡介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產品介紹
  • 購物車
  • 健康新知
  • 養生研研究室
  • 聯絡我們

研究:濫用抗生素破壞腸道菌相,增加心肌梗塞死亡率

  • 首頁
  • 健康新知

健康新知

  • 研究:濫用抗生素破壞腸道菌相,增加心肌梗塞死亡率
  • 為何認知症總找上女性?
  • 衛福部研究:未來45年 台灣失智人口日增36人
  • 衛福部統計處公布106年國人十大死因 癌症連續36年居首位
  • 「糞菌移植」(糞便的微菌叢植入治療)將成為常規醫療項目,最快8月上路
  • 膽固醇會高不是因為吃太多!降膽固醇先搞清楚4件事
  • 大腸癌連20年蟬聯第一 預防大腸癌這樣做
  • 2017年《不同年齡血壓正常範圍》對照表,東西方在健康標準值的認定上出現差異

研究:濫用抗生素破壞腸道菌相,增加心肌梗塞死亡率

【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/台北報導】 2018年10月18日 15:00
 
抗生素濫用問題日益嚴重,引起全球關切。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利用老鼠實驗,證實:「濫用抗生素將導致腸道菌相失衡,進而影響免疫系統的修復功能,使心肌梗塞的死亡機率大幅提高。」
 
利用實驗鼠研究,發現濫用抗生素將大幅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。
利用實驗鼠研究,發現濫用抗生素將大幅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。
 
這項重大發現不僅證實「濫用抗生素將大幅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」,同時研究團隊亦發現,若結合「乳酸益生菌療法」,可望提高心臟受損後的修復功能。而這項本土研究已於今年10月8日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《循環》(Circulation)。

濫用誤用抗生素 會破壞身體好菌
根據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謝清河轉述,抗生素是目前醫療常用的藥物,而濫用、誤用抗生素,會使抗藥菌株快速出現、變多,產生抗藥性,甚至演變出超級細菌。研究發現,濫用抗生素的結果,會破壞身體好菌。
研究團隊用抗生素清除小鼠腸道細菌後,發現施行心肌梗塞模擬手術的小鼠死亡機率大幅提升,其中多數是死於心臟破裂。經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,箇中關鍵是缺少了腸道細菌的代謝產物──「短鏈脂肪酸」。

菌相失調 會降低身體抵抗力
研究員謝清河強調,短鏈脂肪酸是腸道細菌行無氧發酵的主要代謝產物,也是維持免疫細胞功能的重要因子。心肌梗塞時會產生大量壞死細胞,這些細胞會誘發體內免疫反應進行修復,以維持心臟結構穩定。然而,如果體內缺乏短鏈脂肪酸,免疫系統的修復作用將受影響,從而提高死於心臟破裂的機率。
 
存在人體內外的「人體微生物群」(human microbiome)共有人體細胞總數的數倍之多,這些數量龐大的微生物與人體形成一種共生關係。使用抗生素後,部分菌種會被抑制,未被抑制的細菌群則趁機繁殖,進而引起菌相失調,使身體抵抗力下降。
(圖片提供/中央研究院)

乳酸桿菌可調節菌相 
目前已知,腸道菌相的平衡,與人體肥胖代謝疾病、自體免疫疾病、癌症與精神及神經退化等疾病皆有密切關聯,可視為人類維持健康重要的共生夥伴。近來部分研究文獻更指出,腸道菌相的失衡與心血管疾病的發展情形有關,本次研究進一步破解其間作用機制。

本論文共同作者湯文宏研究助理及陳泓志博士後研究員表示,本研究歷經數年,證實抗生素濫用的問題會影響其他疾病的預後結果。
此外,研究團隊亦發現結合目前盛行的乳酸益生菌療法,透過乳酸桿菌(Lactobacillus),有望藉由改變腸道菌相及其代謝產物的組成,提高心臟受損後的修復功能。

該論文已於美東時間10月8日刊載於Circulation期刊,文章標題為〈Loss of Gut Microbiota Alters Immune System Composition and Cripples Post-Infarction Cardiac Repair〉。
論文參考文獻
https://www.ahajournals.org/doi/10.1161/CIRCULATIONAHA.118.035235
本文及圖片轉載自華人健康網https://www.top1health.com/Article/30/68888?page=2
服務時間: 週一至週五 09:00- 17:30
電話: +886-2-25579885
客服信箱: ysk.ysk@msa.hinet.net
Line ID: yoseiken999
地址: 台北市大同區103承德路二段215號5樓之4

本站是採用全世界最先進的SSL 256bit 傳輸加密機制
 
Design by WebTech 網頁設計